黃鱔的做法
黃鱔,大家并不陌生,喜愛下廚的親一定了解幾種黃鱔的做法。其實,黃鱔的家常做法非常多,常見的是農家燒黃鱔,臺山黃鱔飯,北芪黃鱔湯,辣椒炒黃鱔,黃鱔排骨粉絲湯,臺山黃鱔飯,桑寄生蘆根煲黃鱔,紅燒黃鱔段,臺山特色黃鱔飯,石鍋黃鱔,雙仙燒黃鱔,爆炒黃鱔等。今天主要為大家介紹紅燒黃鱔的做法。
具體做法如下:
1、買回的活鱔魚,先用剪刀在鱔魚脖頸處剪一刀,不要剪斷,但一定要剪斷當中骨頭。
2、捏住頭用剪刀剪掉嘴尖并剪開鱔魚嘴。
3、順肚子中縫一直剪到肚膛底,挖去肚腸,沖洗干凈。
4、殺好的鱔魚洗去血水瀝干水放進湯鍋。
5、倒入一壺開水,淹沒鱔魚,馬上蓋上鍋蓋。
6、悶2分鐘開蓋,用筷子攪幾下,鱔魚身上的黏液就自動脫離下來了。
7、加入涼水,一條條洗凈黏液,再在水龍頭下沖洗干凈,剪去鱔魚尾稍,鱔魚剪成段備用。
8、原料備好:鱔魚段,蒜頭剝去皮成蒜粒,蔥切蔥花,姜切姜片。
9、鍋內倒適量油,油熱先放入大蒜粒炸香至金黃,再放入蔥花、姜片......
黃鱔寄生蟲
黃鱔是大家愛吃的一種食物,但是大家在吃紅燒黃鱔或者爆炒黃鱔的時候,是否想過黃鱔寄生蟲呢?也許還有些人并不了解黃鱔寄生蟲是什么玩意,但顧名思義,我們大概能猜到幾分吧。
黃鱔寄生蟲,一般,肉眼能夠看見黃鱔上的線形蟲,是曼氏裂頭蚴的幼蟲,叫原尾蚴。原尾蚴主要寄生在蝌蚪身上,并且和蝌蚪一起發育長大。鱔魚如果吃了感染原尾蚴的蝌蚪或者青蛙,也會被感染。人如果食用了被感染的鱔魚,原尾蚴就會進入人體并發育成成蟲。成蟲有時會進入人的大腦。
黃鱔體內常見寄生蟲,如果生吃黃鱔容易生病,但不是每條黃鱔體內都有寄生蟲的,也不是每個寄生蟲經過高溫都能不死的,也不是每個部死的寄生蟲在人體都能存活的,針對這種情況,以后做黃鱔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點,切過黃鱔的菜板一定不能再用來切熟食,在做黃鱔的時候經常用油炸一下,高溫一定會殺死寄生蟲和蟲卵的。
黃鱔的介紹
鱔魚,別名黃鱔、鱓魚、羅鱔、蛇魚、白鱔、血鱔、常魚,屬合鰓魚目,合鰓魚科,黃鱔屬。黃鱔體狀像蛇,但沒有鱗,膚色有青、黃兩種,大的有二、三尺長。夏季出來,十一、十二月藏于洞中。產于熱帶淡水或咸淡水水域。體長約20.70公分(8.28吋),無鱗或具很小鱗片,背、臀鰭很低且繞過尾端相連續,鰓通常僅于喉部有一外鰓孔。前段管狀,至尾漸側扁,尾端扁細。全體裸露無鱗,頭大,錐形,吻尖?诖,端位,上頜稍突出,一些種類的鰓本身很小,依靠通過喉部或腸的黏膜吸入的氧進行呼吸。在東方是有價值的食用魚類,往往蓄養于池塘或稻田中。
常吃鱔魚有很強的補益功能,特別對身體虛弱、病后以及產后之人更為明顯。它的血還可以治療口眼歪斜。祖國醫學認為,它有補氣養血、溫陽健脾、滋補肝腎、祛風通絡等醫療保健功能。
相關文章
相關專家解答
相關網友問答
相關詞條694
菊花茶 | 金銀花茶 | 百香果 | 葡萄 | 提子 | 蓮子 | 葛根 | 秋葵 | 黃皮果 | 西瓜 | 桃子 | 牛油果 | 火龍果 | 蓮霧 | 哈密瓜 | 紅毛丹 | 蓮藕 | 冬瓜 | 南瓜 | 絲瓜 | 茄子 | 苦瓜 | 山藥 | 白茶 | 洛神花茶 | 薄荷茶 | 紅牛喝多了會怎樣 | 菠蘿莓 | 龍眼 | 李子 | 芒果 | 榴蓮 | 荔枝 | 櫻桃 | 楊梅 | 山竹 | 魚肝油 | 靈芝 蜂王漿 | 維生素B | 維生素E | 維生素C | 深海魚油 | 銀耳 | 烏雞 | 鴨嘴魚 | 螃蟹 | 三文魚 | 紫薯 | 釋迦果 | 燕窩 | 人參 | 冬蟲夏草 | 桂圓 | 碧根果 | 獼猴桃 | 椰子 | 黑加侖 | 草莓 | 菠蘿 | 芒果 | 枇杷 | 紫薯 | 釋迦果 | 燕窩 | 人參 | 桂圓 | 碧根果 | 獼猴桃 韭菜 | 螺旋藻 | 杏仁 | 芝麻 | 香菜 | 玉米 |查詢引導
聯系編輯:曾靜波
聯系郵箱:zengjingbo#pcbaby.com.cn(#改為@)
聯系電話:020-38178288-4051